摘要: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6月9日讯(记者孙笑天)参与志愿服务可以赢取积分,通过积分可以兑换社区内健身房、运动场馆使用时间,还能用来兑换洗车券。汉阳区
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6月9日讯(记者孙笑天)参与志愿服务可以赢取积分,通过积分可以兑换社区内健身房、运动场馆使用时间,还能用来兑换洗车券。汉阳区晴川街龙灯社区用积分管理点燃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热情,有效化解社区治理“微”难题。6月9日,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、武汉城市留言板“区区小事满满幸福”系列活动第45场走进汉阳区龙灯社区,社区书记、小区居民、志愿者在线与网友互动,分享志愿者团队建设的经验和心得。
龙灯社区公益集市。记者孙笑天 摄
9日9时许,张之洞体育公园大门口的一个小广场上,由晴川街道主办,龙灯社区承办的一场公益集市正在举行。现场,由社区志愿者、辖区幼儿园老师等摆出的摊位,引来不少市民驻足购物。
长江日报记者注意到,这些摊位上有居民家的旧书、旧玩具,有幼儿园老师、孩子们制作的贴画、折扇,还有社区志愿者制作的手工艺品等。
龙灯社区公益集市,社区居民芦先生购买蒲扇。记者孙笑天 摄
一家幼儿园的摊位上,摆放着一些纸伞、贴画、风车。邢老师介绍,这些物品都是园内的孩子制作,共有20多件。收到社区邀请参加这次集市后,老师跟孩子们沟通,得知自己的作品通过义卖,换取公益资金用来治理自己居住的家园,孩子们都很开心。
晴川街道社工站站长林潮坚介绍,龙灯社区每个月都会举行一场这样的公益集市,义卖所得资金存入社区公益银行,用于社会扶助、社区文体活动,如慰问孤寡老人、为空巢老人提供服务等。同时,龙灯社区设置有志愿服务积分制度,居民从事志愿服务可以赢取积分,积分可以兑换社区服务资源和荣誉等,居民提供物品进行义卖也能换取志愿服务积分。
10时许,在龙灯社区居委会内,记者看到了一个积分兑换柜台,上面放着蚊香、洗衣液、跳绳等物品。刚巧社区居民陈女士赶来兑换物品,她拿着一个“蓝本本”,要兑换一张健身房体验卡。
陈女士介绍,“蓝本本”志愿者服务积分卡,记载了她参加志愿服务的次数和赢取的积分。目前,她通过参加清洁家园、义卖等志愿服务,已经赢取了195个积分。
居民兑换健身卡后进行体验。记者孙笑天 摄
龙灯社区书记戴浩介绍,2018年,社区组织居民和志愿者代表,协商制定了志愿服务积分制。社区和街道社工站合作,撬动辖区资源、链接辖区律师事务所、银行、医院等企事业单位,为志愿者提供上门义诊、手工课堂、法律咨询、心理咨询等服务。后续,又结合志愿者需要,将张之洞体育公园中的篮球馆、羽毛球馆,辖区健身馆、洗车店等多种周边资源,列入积分兑换内容当中。居民可以凭积分兑换社会服务、运动场地使用时间、惠民洗车券、购买生活物资,还可评选星级志愿者及优秀社区社会组织。
戴浩说,通过积分兑换制度,有效撬动了社区资源运转,将社区居民及单位所拥有的实物、服务资源联合起来,形成了资源良性循环,点燃了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热情。目前,社区1万多名居民,超过60%居民参与过社区志愿服务,活跃着“月湖小红帽志愿服务队”“星光耀志愿者文化服务队”“老年智能手机辅导志愿服务队”等19支志愿服务队伍,开展了月湖巡湖、为老服务、全民阅读、青少年服务、特殊人群关怀等各项服务。“希望通过这种方式,带动更多人参与到志愿服务中来,积极参与社区治理。”
【编辑:汪宇瑾】
更多精彩内容,请在各大应用市场下载“大武汉”客户端。